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建設工程環評公眾參與座談會會議紀要
2020年12月29日,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樓會議室107,主持召開了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屬地社區(萬隆社區)、江北環保產業園、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公司等單位的代表。座談會邀請了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11位公眾作為座談會代表參會。代表們聽取了建設單位對項目概況的介紹、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對報告書主要內容的匯報,發表了相關意見,現形成會議紀要如下:
一、項目概況
根據《南京市環境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17-2035)》(報批稿)對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工程的建設規劃,結合南京市餐廚垃圾處置和原板橋餐廚廠生化機再利用的需求,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擬投資2.1億元在一期工程北側,新增占地用地2.46公頃,建設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工程,項目建成后,二期工程總處理規模餐廚垃圾100t/d,廚余垃圾100t/d。
二、公眾主要意見匯總
1、該項目服務范圍是什么?
2、項目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3、主要處理工藝是什么?
4、針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有哪些保護措施?
5、自然災害時有哪些防范措施?
6、二期工程運行后是否對人體呼吸道、肺部造成傷害,如引發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等。
三、公眾主要意見回復匯總
1、項目服務范圍
二期工程餐廚垃圾服務范圍為江北新區、建鄴區(部分)、鼓樓區和浦口區;廚余垃圾服務范圍為江北新區。
2、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①大氣環境影響
根據估算模型計算結果,正常工況下,項目各廢氣污染物對周邊大氣環境中污染物濃度貢獻值較小,項目不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是可接受的。
②水環境影響
地表水預測結果表明,正常工況排水,對萬壽河水體氨氮、總磷有改善作用。另外,項目依托現有入河排污口排放。根據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將不會引起地下水流場或地下水水位變化,但生產廢水的滲漏可能造成項目周邊一定范圍內地下水的污染。本項目在確保各項防滲措施得以落實,并加強維護和廠區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廠區內的廢水污染物下滲現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項目不會對地下水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③噪聲影響
根據聲環境影響預測,項目建成后,各廠界的噪聲預測值均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限值,晝間65dB(A),夜間55dB(A),對聲環境影響較小。
④固體廢物影響
項目各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合理,可實現固體廢物零排放,項目固體廢物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3、處理工藝
項目主體采用“預處理+濕式厭氧消化”+厭氧消化工藝路線。依托現有項目濕式厭氧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經凈化系統脫硫除塵后發電利用;預處理雜質、固渣和其他固廢進行資源利用或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沼液和其他污廢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4、污染防治措施
廢氣:項目預處理車間較高濃度廢氣依托現有項目“前端離子氧送風+植物液霧化噴淋,末端除油洗滌+生物濾池”除臭組合工藝處理,尾氣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其余車間廢氣依托現有項目末端(除油洗滌+生物濾池)除臭工藝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內燃機發電機組燃燒尾氣依托現有項目SCR脫硝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依托現有油煙凈化裝置處理后通過專用煙道
排放。
廢水:項目廢水經新建300m3/d污水處理理站(“預處理+MBR(一級反硝化池+硝化池+二級反硝化池+超濾膜)+納濾(NF)+反滲透(RO)”工藝)處理后依托現有項目“活性炭(應急)+人工濕地”深度處理工藝處理。
噪聲:項目高噪聲設備通過合理布局、采用低噪聲的設備、隔聲、減振等措施進行治理。
固廢:項目固體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或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5、不可抗力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事故有哪些應急防范措施
事故狀態下,廠區內所有事故廢水必須全部收集,對周邊地表水體影響較小。慮雨季極端情況,持續降雨期將暫停接收餐廚垃圾,啟用回用水池(總容積2600m3),共同接收回用水中廠區道路、內部綠化。此情況下,大型回用水池可滿足10天持續降雨的極端情況。
6、項目運行后排放的廢氣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本項目處理對象為居民生活過程中的餐廚垃圾和廚余垃圾,“預處理+濕式厭氧消化”+厭氧消化處理工藝屬于物理化學工藝,不新增有毒有害類污染物。項目廢氣主要為預處理車間產生的惡臭氣體,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內燃機發電機組燃燒尾氣和食堂油煙等,廢氣污染因子為顆粒物、SO2、氮氧化物、異味因子(氨、硫化氫),不屬于“致突變、致癌和致畸”的污染源。
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2020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