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樓會議室107,主持召開了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改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屬地社區(萬隆社區)、江北環保產業園、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公司等單位的代表。座談會邀請了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11位公眾作為座談會代表參會。代表們聽取了建設單位對項目概況的介紹、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對報告書主要內容的匯報,發表了相關意見,現形成會議紀要如下:
一、項目概況
根據《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要求,結合南京市廚余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建設的實際情況,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擬投資7968.69萬元在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工程占地范圍內,新建占地面積1200m2廚余垃圾預處理車間,建設一期改建工程,項目建成后,新增廚余垃圾500t/d處理規模。
二、公眾主要意見匯總
1、項目的選址依據是什么?為什么在此建設?
2、項目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3、主要處理工藝是什么?
4、針對于周邊環境的影響,有哪些保護措施?
5、在非正常工況下,采取了哪些防范的措施?
6、垃圾的運輸過程中,怎么避免跑冒滴漏?
7、排放的污水走什么路徑,一期在運行中污水有沒有跟著雨水偷排的現象?
三、公眾主要意見回復匯總
1、項目的選址依據
2020年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要求居民分類投放廚余垃圾、其它垃圾。根據《南京市環境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17-2035年)(報批稿),2020年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后廚余垃圾收運量為1171~1405t/d,由于南京市目前僅建成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1座市級集中式餐廚垃圾處理廠,其中已建廚余垃圾處理能力僅為200t/d,遠無法滿足南京市垃圾分類后的廚余垃圾處理需求。為解決南京市全面垃圾分類后廚余垃圾末端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市政府多次組織專題辦公會,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市政府<關于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第96號文件中明確了選址在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新增500t/d廚余垃圾處理規模,解決垃圾分類后廚余垃圾出路問題,保障、保護垃圾分類的效果及成果。因此,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一期改建工程建設具有必要性,選址合理。
2、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①大氣環境影響
根據估算模型計算結果,正常工況下,項目各廢氣污染物對周邊大氣環境中污染物濃度貢獻值較小,項目不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是可接受的。
②水環境影響
地表水預測結果表明,正常工況排水,對萬壽河水體氨氮、總磷有改善作用。根據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將不會引起地下水流場或地下水水位變化,但生產廢水的滲漏可能造成項目周邊一定范圍內地下水的污染。本項目在確保各項防滲措施得以落實,并加強維護和廠區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廠區內的廢水污染物下滲現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因此項目不會對地下水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③噪聲影響
根據聲環境影響預測,項目建成后,各廠界的噪聲預測值均可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限值,晝間65dB(A),夜間55dB(A),對聲環境影響較小。
④固體廢物影響
項目各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合理,可實現固體廢物零排放,項目固體廢物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3、處理工藝
項目主體采用“粗破/篩分+螺旋擠壓”預處理+厭氧消化工藝路線。依托現有項目濕式厭氧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經凈化系統脫硫除塵后發電利用;預處理雜質、固渣和其他固廢進行資源利用或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沼液和其他污廢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4、污染防治措施
廢氣:項目預處理車間較高濃度廢氣經新增的1套前端離子氧送風+植物液霧化噴淋預處理,之后依托現有項目1套末端(除油洗滌+生物濾池)除臭工藝處理,尾氣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其余車間廢氣依托現有項目1套末端(除油洗滌+生物濾池)除臭工藝廢氣治理裝置,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內燃機發電機組燃燒尾氣依托現有項目SCR脫硝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食堂油煙依托現有油煙凈化裝置處理后通過專用煙道排放。
廢水:項目廢水依托現有項目污水處理系統,采用“預處理+MBR(一級反硝化池+硝化池+二級反硝化池+超濾膜)+納濾(NF)+反滲透(RO)”工藝以及“活性炭(應急)+人工濕地”深度處理工藝。
噪聲:項目高噪聲設備通過合理布局、采用低噪聲的設備、隔聲、減振等措
施進行治理。
固廢:項目固體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或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5、非正常工況防范措施
根據同類項目運行以來的經驗,項目非正常工況實際發生非正常工況的概率極低。當發生非正常排放時,生產系統緊急停車,最大限度減輕環境影響。
6、垃圾的運輸過程中避免跑冒滴漏的措施
南京市生活垃圾裝車前將在轉運站內按要求進行壓縮,排出滲濾液,并且選用全密封式垃圾運輸車,運輸過程中基本可以控制垃圾運輸車的臭氣泄漏、垃圾及其滲濾液灑漏問題,可保持車容車貌良好,無明顯異味,并按照既定路線運輸。
7、一期及改建項目排水路徑及排放情況
廠區實行雨污分流,廠區雨水(不包括初期雨水)通過污水管道排入周邊地表水。現有項目近期廢水處理出水主要指標COD、BOD5、氨氮、總磷、LAS達《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Ⅳ類標準,其余指標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其中總氮執行一級B標準)后,經管道排入姚家山西溝,匯入萬壽河,排污口已設置流量、COD、氨氮、總磷在線監測設備,并于南京市浦口生態環境局聯網。數據異常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違法行為將受到處罰。
南京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2020年12月29日